杀虫剂

【两会聚焦】厚植高水平发展的绿色底色

  发展归根到底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。更好的日子,良好的生态环境必不可少。山水资源丰富,是我省推动绿色发展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然优势。

  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,全方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。围绕厚植高水平发展的绿色底色,参加省两会的代表、委员积极建言献策。

  优美生态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重要期待。去年,我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空气质量主要指标改善幅度居全国前列,长江、淮河干流出境水质保持Ⅱ类,巢湖总磷、总氮浓度分别削减19.5%、23.4%。排查整治餐饮油烟、噪声扰民等群众“家门口”环境问题3.8万个。

  省政协委员、滁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江海表示,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锲而不舍、久久为功,需要在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上综合施策,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计划,推进美丽河湖建设,创建“无废城市”等。要解决好群众“家门口”的环境问题,提高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,建设高品质生态环境。

  安徽要美,农村必须美。当前,我省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,计划到2025年全面消除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关系农村水环境改善。“绿色发展是高水平发展的题中之义,要充分的发挥科技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支撑作用。”省人大代表、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浩波表示。

  他建议,通过技术创新和遗传改良,选育氮高效利用的农作物品种,减少化肥用量,选育抗病、抗除草剂品种,减少对农药的依赖。建立生态种植示范区,引领和推广绿色、有机农业模式。通过为农户提供种药肥一体化种植方案和培训,鼓励农民在生产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,保护农田生态系统,助力环境持续改善。

  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密不可分、相互作用。做好加法,要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,把生态屏障筑得更牢。多年来,我省不断探索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屏障建设,促进流域产业绿色转型和生态产品价值转化。民进安徽省委会建议,进一步创新生态补偿机制,推动生态屏障建设。将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要素纳入生态补偿,建立综合性生态补偿机制,提高我省生态屏障建设水平。将下游支持上游发展的贡献率纳入生态补偿考核内容,通过可量化指标推动流域上下游一起发展,形成“成本共担、效益共享、合作共治、发展共进”的流域保护和治理的长效机制。

 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。省政协委员、中国人民银行安庆市分行行长李纯建议,创建大别山绿色普惠金融试验区,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。设立大别山绿色发展投资基金,以政府资金引导、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入股的方式运作,引导资金投向绿色领域。推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、确权、抵押、交易等制度,建立区域生态产品交易平台,以市场化方式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变现。

  省人大代表、滁州市南谯区绚枫生态园林家庭农场经营者王忠认为,保护ECO稳定性对于绿色发展十分重要。“加拿大一枝黄花”被多部委列入《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》。建议参照相关地方的立法经验,对外来物种管理进行立法,为防治外来入侵物种提供法律层面依据。

  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空气、河流、土壤等方面,但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,绿色低碳发展是治本之策。

  省人大代表、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和平表示,轻工行业是吃、穿、住、用、行等领域的刚性行业,要推动轻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,引导绿色产品消费。他建议,鼓励轻工行业中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成为“三绿企业”,即建成绿色工厂、研发生产绿色产品、发展绿色供应链。加快绿色发展,推行“企业绿码”评级,加大行业节能降耗和减污降碳力度,推动废弃产品循环利用,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工程等。

  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已成为推进能源革命进程的重要驱动。民革安徽省委会建议,快速推进我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群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构建技术先进、优势突出、配套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,梳理我省重要基础优势,分层次分区域形成产业布局“一张图”和产业链“基因图谱”,找出薄弱环节,着力推动电池片迭代升级、技术升级、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升级、产业链升级。

  省人大代表、安徽泰格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柯丹丹认为,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形势下,大力推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使用对绿色低碳发展特别的重要。“随着有关技术的成熟,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品的成本持续下降、各项物理化学指标以及生物相容性等性能指标一直在优化,为生物基可降解制品的市场化提供了良好条件。”她建议,我省进一步抓住风口机遇,积极发展生物基绿色产业,推动绿色转型发展。